系统概述
本课程以“中西文化交汇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主题,融汇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料,以虚拟仿真技术生动再现古今中外文明的多语跨时空场景,依托视听说、口译、世界遗产等课程,以中英文等语言媒介进行语言文化口译实操训练,为提升高校外语人才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和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通过“场景式、引导式、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点的学习兴趣和对历史发展的共同关切, 在深入学习和介绍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担当文化传播的使命。教学设计了10个“知识考察点”,分成世界遗产大会、宋元海洋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汇三个板块。按“关卡通关奖励”趣味挑战方式进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从起点到终点的顺序完成世界文化遗产的探索旅程。内容包括要点学习、听力选择、词汇填空、口语模仿、翻译训练、问题回答、角色扮演等,为同学们提供有别于课堂的虚拟场景,更好地进行现场语言环境的真实体验。
实验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分为世界遗产大会、宋元海洋贸易、中西文化交会等三大主题模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非遗历史、艺术特点、传承发展等相关知识和英文翻译。并运用Unity3D引擎等构建世界遗产大会主题大会现场虚拟场景,并突破AI语音识别技术在语言教学应用中的瓶颈,将应用水平从字幕跟读提升到语义识别。学生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进行交互传译和大会同声传译模拟训练,加强翻译能力、培养实战性演练,提升其外语交际能力。本实验同时开发PC版和WEBGL版,既可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互联网推广。2.系统支持学生学情数据的可视化展现。通过收集学生个人账号信息、学习时长、学情评测、过程数据(例如录音、文本等),系统通过智能程序对课程的学习人数/学习成果的时序图分析、各个教学班级学生学情分布分析、并刻画个体学生在该项目下的实践能力画像,包括对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力、语言听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
3. 系统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探索学习特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完成沉浸式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支持学生在多个虚拟仿真情境进行训练;支持学生所扮演的用户,能够以口译员的身份,为系统中设置的游客、口译员等角色任务,从而完成交互式的口译服务训练,并获得AI的评测成绩。
点击世界遗产大会主题进入
点击“世界遗产大会了解”,先观看视频,然后完成,课后练习。
点击进入世界遗产大会的主会场,完成口译训练。
我们期望通过未来的持续实践和探索,将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等多语言服务融入其中,通过更新语言内容脚本,未来还可以融入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资源,可以持续产出多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级一流课程、知识产权、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企业横向课题、国家级技术专利等等。并将我们的经验推广到整个福建地区乃至全国的各兄弟院校
本实验未来规划拓展非遗项目内容和语种,在完善校内网站的基础上,向校外延伸,发展校际专业教学实训合作关系,建立区域性实训教学网站,发挥外语实验教学示范效应,助力福建新文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促进世界遗产文化对外传播。
本实验基于B/S端虚拟仿真技术与语音语义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整个语言实验基础环境,通过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的情境角色扮演,在连续的情境剧情中设置了任务型关卡与游戏化任务,使得学生用户在与系统NPC的互动中能够完成教师预设的多种复合语境下的知识训练点,并借助AI评估系统给予及时的实验反馈。平台可针对学生在一个教学周期内的实训所产生的学情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既能得到对于单个学生的能力模型的评估结论,又能够得到学生群体能力分布与变化趋势图像数据,从而帮助教学团队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估、课程改革与学术研究。
本实验原理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的设计思维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语言学习领域,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需基于特定情境,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完成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情景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最佳手段之一,能够帮助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沉浸感的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支持情境化学习的发生,通过提供丰富的感知线索以及多通道反馈,帮助学习者将虚拟情境中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中。
实验系统基于情景化教学设计思维方法,突破外语多情景教学无法现场设置的瓶颈,通过多情景虚拟仿真教学体系设计,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利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并进行实际运用。
通过特定场景设置语言点、文化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训练模式,训练内容有视听、口语及口译,训练方式为音视频听力理解、跟读训练、角色互动、问题回答等闯关方式挑战学生并增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对每个站点都要逐一完成“术语学习—问题回答—现实拓展”三步任务,才能进入下一关卡。学生做完答题后,可以浏览预设的参考答案,特别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连线题等客观题并进行自我检测。针对开放式拓展思考问题,提供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参考提供的答题线索。对精选的遗产点内容,以古今融合的形式呼应,团队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考。“术语学习”选择该实验板块关键词学习,“问题回答”对音视频学习的内容做出及时反馈,而“现实拓展”则偏向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融合,鼓励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及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国际视野。
不同课程所进行的虚仿实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根据开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进行任务分配调整。课堂上植入相关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虚拟课堂中的自主学习,通过人机互动,闯关挑战学习能力,教师后台监督、点评,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实验方法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各个环节,浸入式现场体验虚拟场景,完成各项任务,最终闯关成功,提升知识储备和外语语言能力。
1.系统具有高精度的英语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分析模块。该模块支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英语的语音识别、文本翻译、以及大会口译评估,给出相应的口译评测分数;支持对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自由回答时的识别和评测。实验系统后续将进一步支持更多的的人工智能识别和学生训练反馈。
分别点击1-6部分,完成口译实训
步骤三、进入宋元海洋贸易主题,通过切换角度,进入该主题第一关(泉州宗教整体介绍)。
点击“开始闯关”